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学欢迎您!

当前位置:书香校园>美文欣赏>浏览文章

借此一纸行万里 ——《文化苦旅》书评
2020/11/5 15:59:57 来源: 不详
打印

借此一纸行万里

——《文化苦旅》书评

高一(6)班  郭哲娴

走惯了远路的三毛唱到:“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没有人能告诉我,我悄悄出发了。

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一书的初序中所写,他真的出发了,不在乎路途艰辛,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苦旅。

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纸上盛宴”。这本书的创作起初是因为受到一位青春不老的美国老教授的激发。这位教授虽年老却冒险般地游历了中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这让余秋雨先生萌发重新认识祖国大地的愿景,并产生对中华文化的思索与追寻。

一部散文,蕴含了历史的厚重。第一遍读《文化苦旅》时,是艰难的。除了对那华彩明丽的辞藻、工整通畅的行文深深感慨,却也有对某些片段繁琐深邃的语句感到不易消化。在作者时不时站到历史代言人的角度上发表感怀之刻、更是在《狼山脚下》中充分体现了这种语气的特色:对中国文化进行总结式陈词的语气、对古今文人命运对比推断,将整个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来龙去脉都笼络进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下一一解说!那样的精确,那样的敏锐严谨,让人由衷地佩服。

《文化苦旅》一书最吸引我的地方莫过于那词句背后穿透历史迷雾的画面,平凡质朴,令人动容:王道士远望外国学者拉着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天一阁门口及膝深的积水与楼阁上满地的枣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腼腆年轻的女老师们,布鞋踏在昔日牌坊的雕纹上,送孩子们远去而挥动着小手绢;那两个为开了一冬的腊梅花瓣撑着紫绸伞的小护士……画面在一个人物身上定格,停顿一下,又跳到另一个场景上,再停顿。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么浩大深奥的中国文化历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气神,不再抽象也不再枯燥。

文化苦旅,不仅仅是穿梭在各种名胜古迹,田园山水的空间的旅行,更是一种穿越千年,探索中国历史文化与文化灵魂的时间之旅。之所以是苦旅,是因为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正在逐渐地沦陷和丧失。作者在感慨和惋惜之余,也将自己满腔的悲愤和不满寄于笔下。余秋雨以自己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揭示出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唤起广大青年学者对文化的感悟,对历史的探索和对人生的思考。

我们都是世界上的行者,也是苦旅者。没有时间周游世界,那么借此书,从优美而富有诗意的文字中进行一次深刻的对话吧。正如作者所言: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学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23758号-1 公安部备案号:35018102000272

校址:福建省福清市玉屏街道较场路57号  邮编:350300  电话:0591-8522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