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学欢迎您!

当前位置:学校概况>学校简介>浏览文章

福清一中简史
2014/12/25 14:47:32 来源: 不详
打印

1925年秋,感于普通学子读书的艰难,福清地方上爱国爱乡的有识之士,力主兴办自己的中学。在以同盟会元老郑忾辰老先生为首的乡贤们的大力支持下,决定将“福清县第一小学”“福清华侨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合并为“福清县立初级中学”,时称“县中”。初时,租赁高巷陈家祠堂为校舍,后迁明德书院。委林舫孙、吴志陶、吴国华三位先生分任总务、教学、训育三课主任,实行委员制。设国文、英语、数学、音乐、美术、劳作、体育等课程,聘有名望的教员执教。
1927年,经过与美国教会抗争,收回贫儿院,作为校本部,从此县中才有较完整的校舍。省厅正式承认为公立中学,改委员制为校长制,任命郑毓和先生为第一任校长。学校班级生数逐步增加,各方面配备也逐步得到充实,学校初具规模。
1928年,郑毓和调离县中。郑永祥为第二任校长,他进一步整顿校风、学风,并附设乡村师范班一个班。
1930年,陈汝翼先生为第三任校长。他远涉重洋,募得大笔资金,增建“慨尘楼”一座,可容160人寄宿生。陈先生尊师重教,同仁协心,学校呈现兴旺状态。
1934年,中日战争爆发在即,因应“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思潮,学校被改为“福清县立初级职业学校”,收商、农专业四个班。
1936年王子吉任县中第四任校长,在其糟蹋下,学校命脉几断,十年惨淡经营的县中,几乎断送在他手中。
1937年8月,在林舫孙、陈云官及地方乡贤多方艰难努力下,恢复了学校,又改名为“福清初级中学”。分别由徐君梅先生和陈应平先生出任第五、第六任校长。这两位校长虽然在任时间不长,但因其治学严谨,教育质量仍然值得称道。
1941年,福清沦陷,县中亦遭日寇铁蹄蹂躏,成了兵营和军火库,不到两年时间,校址迁移三处:先是迁到渔溪黄檗寺,继而搬到阳下,旋又移到溪前。这一阶段,学校生员锐减,且图书、资料、教学设备在迁徒过程中流失甚多。学校领导层亦不稳定,不到三年时间校长换了四任,教学秩序混乱,遑论教育质量和建树了。
1943年,日军撤退,学校却被福长平保安部队占为兵营,疏散的师生依然有校难归,教学主楼(即现在办公楼旧址)因日寇留下的地雷爆炸,楼的东半部倒塌。地方乡贤再一次募款修建教学楼,又添置了一批急需设备,县中才逐渐恢复了旧观。
1943年,郑伯聪先生为县中第十一任校长。郑先生尊师爱生,学校工作日有起色,教育质量也有所提高。
1943年8月,由郑忾辰老先生出面,召集福清热心教育人士王文杰、刘天仇、戴圣昌、时佩丹、吴承铭等20余人,商议创办高中学校事宜。在争取到“文昌阁”和“奎光阁”两社支持后,决定创办“福清县私立文光中学”,并公推郑老先生为董事长,聘请协和大学理学士陈霖苍先生为校长。定校址于凤凰山麓万寿寺(即“三官堂”)又借赁杨厝祠和龚厝祠为员生宿舍。因当时省厅不允许私立学校办高中,所以先以职业学校备案,暂设农、商两科,分高初两级,共四个班,招生170余人,于是年10月正式上课。第二年,专、兼任教师共有30人,学生增加338人。由于办学成绩明显,遂于1947年,被省厅正式批准,改为普通高中,至此,福清始有第一所高中学校。
1945年,俞谨(慎初)先生接任文光中学校长。经他苦心经营,多方奔走,劝募经费及谷物,于1946年建“慨尘斋”一栋,使文光中学能在困境中得以维持和发展。
1944年秋,“私立闽海初级中学”创办,校址设在城隍庙。金陵农业大学学士陈绍辉等人慷慨解囊,支持办学经费,由林朝玑担任董事长,陈绍辉担任副董事长兼校长。1946年秋,陈云官出任校长。学校专、兼职教员近20人,最多时,招收六个班,最多时学生达300人。由于师勤、学勤、社会声誉好,1947年获省厅批准立案。但因时局混乱,办学经费不能支持,学校办了五年,于解放前夕停办。解放后,于1949年秋季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把校产、学籍并入县中。
1951年4月7日,县中与文光中学合并为“福清中学”。由县长李毅兼任校长,陈云官、林智彪任副校长,将原县中定为校本部,原文光中学校园定为二部,龚厝祠定为三部,原明义中学留下的部分校舍定为四部,较场埔做为学校运动场。
1955年,吕冠超同志任副书记兼副校长,主持福清中学工作。牟广钦同志为第二副校长。是年,经省厅批准,改名为“福清第一中学”。这时校舍面积较1951年并校时增加了63%,已有教室35间,宿舍能容纳师生860人,学生数猛增至1932人,比并校时增长61.4%。
1958年,在当时“大跃进”思潮驱动下,“福清大学”成立,福清一中也并入。由于严重脱离实际,三个月后各部解体,福清一中恢复原校名。
1961年,张端机同志任校长,吕冠超同志专任支部副书记兼副校长。时值三年困难时期,张端机同志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关心师生生活,苦撑渡过难关,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由于校领导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办学质量有了突飞猛进:连续几年高考成绩居全省上游,大批学生进入全国名牌大学,学校也因此于1963年7月被列为福建省41所重点中学之一。这是福清一中历史上的一次飞跃。这一时期,学校新建了“跃进楼”、“七一楼”、大礼堂、厨房、食堂等。并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先后砌起了两千多米的环校围墙,使一中的校园面积扩至134亩,成为全省中学中校园面积最大的学校之一,从而为一中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十年动乱,给福清一中带来一场空前浩劫:学生“停课闹革命”,教学秩序荡然无存;校领导被打成“走资派”、“特嫌”、“阶级异已分子”,无法行使领导职权;90多位教职员工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遭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1969年-1970年,全部校舍被“支左”部队机关占用;1971年,二部宿舍被强行长期“外借”,部分师生“无家可归”——至此,一所闻名的省重点中学被糟蹋得不成样子。
1972年2月,“工宣队”治校结束。方存泰同志任校革委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林友来同志任革委会副主任。1973年5月,方存泰调任县教育局局长,林友来同志接任革委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郭又生同志任革委会副主任。林友来同志主持全面工作后,一中党支部对许多重大问题,如“马振扶”事件,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波,进行了一定抵制,并且大胆管理,积极疏导,保持了学校基本稳定,使学校在动乱中少受损失。
1976年,林友来同志继续担任校长兼书记,唐超、林贞瑞、陈玄梅同志任副校长。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全力以赴,紧跟全国拨乱反正的大好形势,一手抓整顿教育教学秩序,一手坚决纠正冤假错案,在短短时间内为89位教职员平反,同时广开“才”路,把一批所谓有问题、被下放的原骨干教师调回来,并通过协商、调进了一批兄弟学校的名师,使当时的一中拥有了一支第一流的师资队伍。与此同时,学校班子还花大力气整顿校风,强调领导作风是关键,领导作风带动教风,教风影响学风。坚持以身作则,从严治校,强化管理,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形成了“严、勤、实、活”的有福清一中特色的良好校风。由于班子精神状态好,敢抓敢管,校风好、师资强,恢复高考后,学校的教学质量很快在全省重点中学中跃居前列。
在此基础上,1980年,经过省教育厅严格验收,学校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办好的十六所重点中学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一所县所在地的首批中学;学校规格定为县团级,由福州市直接管理。
1984年,学校组成新一届领导班子,林友来同志连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唐超同志任副书记,周继光、郑荣麟、陈道端同志任副校长。这一时期,作为首批重点中学必须承担的示范性、试验性的任务,作为省教育厅明确提出要把福清一中办成一所“高质量、第一流、有特色”的全省名校的要求,新班子承传了前届班子“团结、务实、高效”的领导作风,继续大力阔斧地对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后勤总务等职能部门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形式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制定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特别是认真学习东北师大附中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新鲜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在我省中学系统中率先试行以年级负责制为中心的“教导统一,加强年级,重视教研,各司其职”的管理体制,实行年级对学生德智体全面负责,三年全过程负责,初高中教师全部实行小循环,三年一跟到底,把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结合起来,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同时充实、加强校一级教研室,明确规定教务处与教研室、教研组,年级与备课组的职责及其相互关系,以实现条块结合、教导统一,务求思想教育、教学管理、教研活动都得到加强和落实,从而形成有自己特色,至今仍在沿用的学校管理新模式,受到省内外同行的瞩目和一定程度的肯定。
1987,唐超同志出任校长,林友来同志任党总支书记,周继光、陈道端同志续任副校长。唐超同志主持学校工作期间,正值“六四”政治风波前后的非常时期。他秉持其“一身正气,任劳任怨,朴实无华”的一贯作风,继续巩固几年来的改革成果,并细致规定,虚事实做,建立了校级——年级——班级的三级德育工作管理体系,把学生的行为规范训练与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同时,唐超同志坚决执行党总支对“政治风波”的四条措施:一、稳定第一、不要卷入;二层层动员,强调组织纪律;三、积极防范,不出漏子;四、分工负责,做大学校友工作。由于工作扎实,措施得力,因此学校工作不受干扰,教学秩序井然不乱。在他主持工作的三年时间,学校获得了全国、省、市、县各级嘉奖不下30项。
1990年2月,周继光同志晋升为校长,唐超同志改任党总支书记,两人分别主持校务、党务工作。1991年9月班子调整,周继光同志继续任校长,93年林世甲、魏公庆、陈道端同志任副校长,黄献荣同志任专职党总支副书记,1993年后兼副校长。1996年、1998年又分别增补林修轩、余孔水同志为副校长。本届领导班子处于新老领导人交替时期,因此十分重视内部的思想作风建设,维护班子内部的团结。同时,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学校强化了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并在人员配备和经费等方面向德育“倾斜”。确立学校“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德育理念,构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框架,明确“全员育人、全程负责、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进行育人”途径,以“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主要原则,形成福清一中德育特色。
1995年,为落实党中央的科教兴国战略,向国家名牌大学输送更多优秀的生源,福建省教育厅决定,原省重点中学,一律与初中脱钩,专办高中,以集中精力,完成重点校的示范性和试验性任务。这为一中指出新方向、新起点,同时又是福清一中实现再一次飞跃的新挑战、新机遇。
考虑到3年后福清一中初中部停止招生。为保证学校有一定量稳定优秀的基本生源,同时解决初高中脱钩后只适应于初中教学的教师去向问题,以保证学校的稳定、安定局面,1995年,学校果断决定与社会企业联办“私立文光中学”。
1996年,福清一中开始与初中脱钩的体制转换。并于是年通过了省教育厅的考核验收,成为省一级达标学校。
为达到示范校对办学硬样的要求,改善办学条件,周继光同志四处奔波,争取侨胞、校友及其他社会力量“八方抬教”,加上上级行政拨款,共筹资数百万巨款,先后盖起教工新单元房50套,兴建七层元洪宿舍楼一座、科学楼一幢、融侨教学楼一座、“功荣明”办公楼一座。
为了体现尊师重教,使离退休教师老而安度晚年,提高学校凝聚力并资助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完成学业,1993年,学校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争取侨胞、校友投资70万,盖“尊师楼”一座,并建立了“离退休教职员百万元基金”和“特困生基金”,加上前此成立的“离退休教师联谊会”,这四措施为福建省中学首创。
1997年林世甲同志升任为校长,周继光同志任总支书记,黄献荣同志为副书记兼副校长,魏公庆同志续任副校长(分管私立文光中学),林修轩、余孔水同志任副校长(分别分管教学、后勤)。
本届领导班子用了较大精力,投巨资兴建了高档次多功能体育馆和高规格塑胶标准体育场,实现了我校师生的多年愿望,并为升格为省级、国家级高中示范校,进一步创造了设施条件。
2001年,福清一中管理权下放,由原来的福州市直管,转为福清市地方管理。
2002年9月,林日丹同志调任福清一中校长(此前,魏公庆副校长、周继光书记、林世甲校长先后退休),黄献荣同志升任党总支书记;是年9月,郭成德、林敦述同志提为副校长,吕愉平同志任总支副书记兼工会主席(98年10月担选工会主席)。
林日丹同志根据我校当时的校情和现代教育管理的要求,引进了现代管理理念,花大力气修改、充实、完善了现有各系统各职能部门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建设各类可量化可具体操作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使之更趋科学化;并且在中层干部的任用上引进了竞争机制,采用了聘任制,从而保持了职能部门管理机制的活力;同时,根据管理行为学的激励理论,改革了学校以往的奖励办法,大胆打破“大锅饭”奖励分配制度,把目标导向和奖励措施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了相对公平、公正、科学的激励机制。
领导班子还以“养成教育”和“公民道德规范教育”为基本内容,加强未成年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一方面继续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家、校社会联合育人,另一方面还十分重视环境的育人作用。2004年8月,建成了“书山叠水,学海扬帆”内涵丰富的主题校园景观。
新班子高度重视“创一流品牌,争一流质量,建一流学校”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实事求是的教学奋斗目标,实现高考升学率各项指标“稳中有升”计划。2004,我校高考各项指标在2003年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本科一”达47%,本科率达94%,理科个人总分、理科综合个人成绩以及英语个人单科成绩,三项均获福州地区第一名。
为使我校发挥达标校示范性和试验性的龙头作用,办学效应向周边兄弟校辐射,以带动兄弟学校共同发展,两年来,我校与融城中学、元载中学、三华中学、元洪高中和龙翔学校等合作,建立“一中教研片”,组织本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组织教学经验交流和教研活动,向兄弟校提供教研资料,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为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学校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2003年8月,由中央财政专项补助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综合教学大楼”落成,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学校“校园网”的主设备也同步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学校的网站建成开通,并建成两套远程卫星接收设备,充实了学校资源。
学校还制定有关措施激励广大教师掌握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有90%的适龄教师通过NIT考试,通过利用校内资源进行网络应用、网络课件制作培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正逐步进入课堂教学,与此同时,学校各职能部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这标志着福清一中教育、教学、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又迈上了新台阶。

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学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23758号-1 公安部备案号:35018102000272

校址:福建省福清市玉屏街道较场路57号  邮编:350300  电话:0591-85222581